(资料图片)
看到有很多人说流浪者是摆脱了过去,从而得到了新生,我却认为恰恰相反,他不是摆脱了,而是直面了过去,接受了过去那个罪恶、狼狈、胆小、脆弱、不堪的自己。
所以在他得到神之眼,迈向新的未来时,你能看到,散兵拉住了他的胳膊。看到过一个令人动容的说法“白散太温柔了,保护不了你,带上我吧!”,其实我觉得更合适的可能是“这一次,不要再抛下我,我是你不堪的过去,我是你必须要面对的那个自己。”正如艾莉丝在 拾枝杂谈-「流浪者:孰知风行处」中说的:“人会遗忘,但往事已被写就,没人能逃离过去。”无论是否能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都会带着他的过去,走向他的未来。他曾在世界树删除自己时这样想:“他自认勇敢,因他无惧死亡。他也自认胆小,因此悔恨不已。要是他能再像如今一些,能学着少相信他人一些......那些被他视为朋友的人,还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吗?”“去拥抱,去毁灭!”“人偶是被遗弃的懦夫,倾奇者是遭人包庇的无为者,斯卡拉姆齐是密谋者,最终背叛了神的旨意,扑入世界的洪流逆流而上。”他其实一直都有着自毁倾向,而当知道当年踏鞴砂真相的那一刻,他的自毁情绪和愧疚感到达了顶峰。于是他选择了删除自己,并非是逃避惩罚,更多的是希望弥补自己犯下的罪孽,他希望当年死在他手上的人们能得到不一样的结局,当然,或许什么都不会改变,但是无论结果如何,悲伤之下,他尽力做了唯一 一个有可能改变结局的事情——从世界树上抹除自己的存在。“再见了世界,无论未来如何,我都将与你告别。”
关于这一段剧情,我个人觉得散兵当时的情绪很复杂,可能确实包含了一些“不能接受现实,从而试图毁灭自己来逃避现实”的意思,但是通过他与旅行者的对话来看,其实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够扭转历史,从而让那些他珍视的人们能得到自己本该得到的结局——也许是死于非命,也许是幸福地活到最后,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该是死在自己手里。
原神的很多角色身上都有佛教色彩,比如魈的业障,比如流浪者倒下后会说“罪业的报偿”等。(题外话,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AIR,里面就有很浓重的佛教色彩,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流浪者最后决定找回记忆并接受自己应当承受的一切”也印证了这一点,作孽者终将自食恶果,也终将赎罪。
在得到记忆的那一瞬间,他窥见了自己的倒影。每一个都无比鲜明,每一个都是真实的他。懦夫般卑怯的、狼狈而痛苦的、狂妄又可笑的……最终都链接为一体。承认过去就是认可失败,认可自己不过是一事无成一无所有的胆小鬼。但也只有如此,他才能冲破桎梏,真正做回那个可悲的他。他是在那一刻理解的,他也是在那一刻接受了过去,也真正走了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性格产生了剧变,他只是调整了先前的计划,并不代表失去了未来的目标,“若是有必要,为了达成目的,他依然会毫不犹豫地行动”。如果觉得恢复记忆后的流浪者比散兵性格更好一些,大概是因为在一些二创的影响下觉得散兵是一个动不动就比中指,平等地毒舌每一个人的形象,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不论是在流浪者时期还是散兵时期,他都只是说话刻薄,并非不懂礼貌。哪怕在女士疯狂揭他的伤疤时,他也很审时度势地没有怼回去,甚至还委婉地提醒了她注意安全,不要影响计划。老实说,作为一个散厨,我看到过很多不善的言论,但是我也不能否认他的过错,因为其实不管过去的一切是他的主观选择还是他出于无奈的不得已而为之,那都是他的过去,都是他自己亲手犯下的恶,那他理应受到应有的恶报,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让旅行者去告诉雷电五传的后人真相,让他们有不满就直接来清算。不管怎么说,流浪者这个人物都无疑是目前原神剧情里最复杂、最有争议的角色之一,你可能不喜欢他,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是形象最饱满的角色之一,光角色pv就有好几个,更别提“下放角色命名权”这个策划了,这招真的绝杀(这点很多人讲过,散兵的cv龙哥也讲过,在此就不赘述了)。在很多人眼里,他其实并不讨喜。我当时几乎是为了他而入坑(当时看到了「灰烬」这个pv,对那句“但,有没有可能,心是从灰烬里诞生的呢”记忆深刻),但是在我向已经入坑的朋友询问他的信息时,得到的都是不好的评价,他们大多都提到了一个词——洗白。洗白是一个在ACGN次文化中经常用到的词语,带有一定的吐槽意味,但又很形象的描绘了故事中的常见手法。由于我入坑较晚,恰巧碰上了寒假,有很多朋友带又腾得出时间来肝,能够很顺畅地一路过到须弥剧情,所以并不太能感受到某些老玩家对散兵的恨,他们的恨大概来自间章出之前那一长段时间的情绪积累吧。只能说傲娇退环境了(悲),散兵算是一个很“二次元”的角色,包括性格和行为甚至经历都很二次元,可能是因为我已经一个是半退休的老二次元了吧,总感觉在我印象中,这种傲娇小男孩在二次元里还蛮常见的。可能一些原神玩家不怎么追番,所以一时不太能接受吧,导致这个角色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但是不管怎么说,你可以否认一样东西,但不一定非要诋毁它,或者剥夺别人喜欢的权利,有的人真的恨魔怔了,只能说实在没有必要。喜欢一个角色与否是个人喜好,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去评判别人的喜好。再者,每一个角色都有多面性,这是我认为原神做的比较好的一点,不然真算起来,很多角色都有罪。例如雷电将军下达了眼狩令,让很多人都遭受了痛苦,而且万叶的友人也是死在了她的刀下。例如公子,他差点毁掉整个璃月(虽然没毁灭成功,但是他确实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做的)。再例如至冬女皇,从玩家角度看来她好像是个大反派,但很多角色都说她仁慈又强大。所以不要因为一件事就一棒子打死,不要以一件事就定义他的所有,包括愚人众的执行官,也包括所有的神。最后再讲几个比较戳我的点吧,第一个是他真的自卑又自负,多次试探旅行者,就是想跟旅行者做朋友,但他又不肯直接说出口,所以总是故意贬低自己,降低期待值,这样即便被拒绝也不会特别难受。包括在壶里他也一直在强调自己只是个过客,有一种最后要是旅行者把他赶走,他也会安慰自己不要太过伤心的感觉,因为自己只是个“过客”。就连他生日的时候,明明是他在邮件里写学做了甜品,他却说:“” 好久不见,真巧啊。祝你有愉快的一天。…不走吗?不会吧,难道是专程来找我的?说实话,我对过生日不甚热心,也拿不出什么可以回馈你祝福的东西。你若愿意的话…那就一起坐一会儿吧。 ”(他还在「飘然绿踏茵」的图片里里跟小团雀一起玩,嘶,太可爱了吧!)
第二个是名字的事,他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人,甚至有一种自己想成为人,但又觉得自己不配当一个人的感觉。当时被称为倾奇者时,别人问他要不要起个名字时他也只是想着“这样就好”,只是拥有这样一个带有不善之意的名字,他就已经觉得很满足了。包括在他误以为自己遭到背叛之后,也一直没有起新的名字,同僚们都称呼他为人偶,他也不在乎。直到他带着深渊探索的成果重返至冬,获封第六席,这时,他才认为自己配得上那个新名字——「散兵」。(提一句,他在深渊展开探索时,期间不止一次受伤,被「博士」修复后,在伤痛中变强,又在更强大的敌人面前负伤。嘶,一次次受伤,又一次次修复。)注意,他是直到觉得自己配得上时,才接受了那个称呼。对于他来说这么重要的名字,最后却全权交由旅行者来决定,也能看得出其中的重量。第三个是,他表面上说神明的注视令人不爽,但实际上他的待机动作就是在偷偷看自己的神之眼,被发现后还会恨傲娇地把斗笠拽一下遮住脸,装作自己没有在看。其实还是很在乎自己的“心”的吧。最后一个是他决定留在须弥后专门去找了木工,一点一点地学习,亲手做了一个玩偶,跟很多年前那个小孩给他做的小玩偶一模一样,遗憾的是当年那个与破木屋一起被他烧掉了。然后他一边轻声对小玩偶说:“以后你就跟着我流浪了”,一边把它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衣兜里。以下是原文(这段很打动我,所以把原文放在这里):决定停留在须弥之后,流浪者抽空去了趟宝商街,向那里的商贩打听如何制作玩偶。华街市一角,一个头发花白的好心老人招手邀请他坐到身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教会他怎么用布和线缝制他想要的东西。流浪者花了不少时间练习,做着这与他个性全然不符的事。虽然有些奇怪,但他不讨厌这种感觉。许久之前,他经常像这样耐心地学习各种事,比如拿餐具、穿衣服、梳理头发……从小细节开始,一点一点 为「人」。几天后,他完成了那件作品——白色衣服黑色头发的小人腰上系着带小小蝴蝶结的带,眼角还挂着一颗滑稽的圆圆泪珠。从前,一位年幼的朋友依照流浪者过去的模样做出这个小玩偶。可惜他离开稻妻前亲手将玩偶和旧屋一同烧得精光。多年以后,他自己也缝了一只,握在手里倍感亲切。小小的,很柔软,简直就是一个不设防的儿童。藏进袖子也不占多少地方,放在帽子里则像是多了一位旅伴。「以后你就跟着我流浪了。」他小声说着,一边把它好好地放进衣兜。
本文写于今年三月份,有些新剧情并未分析,但人物形象整体不会变,只是一些有意思的点并未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