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行政审批局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朋友圈”;信丰县司法局设立“企业安静生产期”,明确每月的1日至25日为“企业安静生产期”;信丰县自然资源局推动抵押登记网上办理,实现不动产登记电子证明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广应用……
营商环境是发展软实力,更是核心竞争力。2022年以来,信丰县再出新招实招,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信丰形象”的理念,决战“环境优起”,通过服务“加”码、程序“减”负、激励“乘”势等方式,持续擦亮“信速办”营商环境品牌。
(相关资料图)
服务“加”码 暖心帮扶企业
近日,记者走进江西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150多台设备满负荷生产,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一批销往全球市场的新能源精密结构件产品。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不到50天的时间。这是信丰县通过招大引强大会战、营商环境大提升、项目建设大提速,实现深度融湾的生动实例。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优化营商环境与地方发展是“鱼”和“水”的关系。近年来,信丰县创新打法、顶格推进,按照延链、补链、强链思路,深化政企早茶会、圆桌会、“5·20”企业服务日等机制,进一步挖掘企业、乡贤资源,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把对企业的帮扶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推动企业帮扶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通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形成了招大引强“引来一个、带来一串、聚成一片”的葡萄串效应。
该县按照“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的要求,加快全面融湾步伐,大力推动乡镇放权赋能,首推将64项县级审批服务执法权限采取乡镇申报、部门委托的方式下放至6个试点乡镇先行先试。聚焦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大力推行“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跨省通办”;稳步推进“市县同权”改革,设立“市县同权”综窗,承接市级直接下放、实质性审核权下放和窗口前移的108项行政权力事项,实现一个窗口对外。
程序“减”负 精心助企纾困
“自从‘码上’监督施行以来,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检查少了,服务多了。”日前,在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门口,该企业负责人高兴地告诉对接联系的纪检监察干部。
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信丰县纪委监委打好监督执纪“组合拳”,推行“扫码进企、检查备案”制度。在100余家重点企业门口挂码,在“企业安静生产期”,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紧急必要情形,任何行政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企业进行常规性检查。该县纪委监委建立定期抽查制度,对擅自入企检查、入企检查不扫码登记以及被企业投诉或予以“差评”的,经查证核实后,对执法单位进行约谈、通报。制度施行以来,多头执法、多头检查现象基本消失,到企业检查、调研的频次降低了40%以上。
“没想到这么快就办下来了,真不错!”江西瑞烜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厂房不动产权证从提交材料到拿证只用了一个星期,比预期快了不少,让公司董事长叶志惊喜不已。
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在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信丰县纪委监委组建12个工作组,在100余家企业建立企业联系服务点,在“减”环节、“减”事项、“减”权力上精准跟进监督。聚焦企业办事携证多痛点,督促加速推进“免证办”,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免证办”涵盖全县高频服务事项的80%以上;聚焦工程建设审批时效长的难点,推动落实“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机制;聚焦政策兑现不及时、多头跑的堵点,督促相关部门加快稳经济36条、助企纾困40条措施落地,46项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同时推出“容缺即享”制度,今年以来已兑付奖补资金1.107亿元,惠及企业135家。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截至目前,信丰县18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3.6亿元,同比增长27.2%;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完成增加值8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4.7%。
激励“乘”势 贴心惠企惠民
“真没有想到这笔奖励资金这么快就到账了!”2月28日,赣州商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拿到信丰60万元惠企政策奖补资金后激动地说。
去年以来,该县聚力深化改革,营商环境加速蝶变,持续擦亮“信速办”品牌。在全省率先打造“免证办”城市,894项政务服务实现“免证办”。推行工程“一站式集成”审批模式,工业项目建设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任务5项,出台198条提升营商环境具体措施,提出49项本地特色做法。率先推行“乡镇扩权赋能”,委托下放64项审批服务执法权限,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持续力行助企纾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容缺可享、承诺兑现”,兑付奖补4.28亿元。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利企便民“营”在前沿。去年以来,该县工业综合实力持续上升,招大引强硕果累累。2022年,全县签约项目55个、签约资金823.9亿元,一批上市企业或行业头部企业顺利落地。工业发展态势喜人,规上工业企业新增48家、突破200家,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24家、突破120家,均列全市第三;实现规上工业营业收入326.33亿元,同比增长17.58%;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达62家;14家工业企业纳税超千万元。信丰高新区纳入赣州高新区“一区多园”,成功列为全省第二批数字经济集聚区。(特约记者刘滨 通讯员李千千)